洛阳龙门石窟:旅游达人推荐的四个必打卡景点!

发表时间: 2020-03-02 10:12

旅游新发现 一直在路上


到洛阳,可以错过牡丹的花期,但一定不能错过千年佛教艺术宝库、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的连续大规模营造,时间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许,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今保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从崖壁上遗留下的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方孔,我们可以知道那些佛像、佛龛上原来大多是有檐顶的。这众多的石窟,当初建造的时候其实就是是大小不同的石窟寺。为什么要在山里雕出石窟寺呢?除去当初当政者的一些特殊用意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大可理解就是一些出家的禅修者想在这山高水长、清净安逸的环境里修行;另一个原因,相比于木质结构的寺庙,石头寺庙更容易被保留下来——单从这一点来讲,他们的想法真的实现了!

利用一天的时间,很仔细地将西山、东山的石窟、石雕都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扫描——通过视觉的审视,实现了与古人的一次心灵沟通。那一座座静立的石雕像,简直就是过去能工巧匠的代言人!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我们这些后人知道,其实远在1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的艺术水准就已经达到了令人无可企的高度,以至于每每我们必须仰视才能得见!

回来之后总结了一下龙门石窟朝圣之旅的感受,认为有四个有意思的景点是我们大家到此之后必须要打卡观看的——

【1】奉先寺里那尊游人最爱的“武则天像”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刻群雕。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初年,洞中众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动人。中间为卢舍那大佛,佛像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当初为了把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则天还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大佛像塑好后,命名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语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曌”(读“照”音),其意为“日月当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因此坊间历来有此一说: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连名字的含义也完全一样。以至于当地老百姓说不惯“卢舍那”这个梵语词汇,干脆就把这尊雕像叫作“武则天像”!直到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是这个叫法。

因此,这尊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石雕像,就成了整个龙门石窟最经典的一部分,每一位来此游玩的游客无不把她当作必看的内容!

【2】莲花洞里那朵曾被“盗版”的妙莲花

“莲花洞”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菩萨像,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位弟子造像为浅浮雕手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右侧弟子阿难头部被损毁。

抬头往上看,才是“莲花洞”最奇特的地方——石窟顶部是一朵大莲花!这朵大莲花直径是3.6米,厚度是0.35米,看起来特别像一盏莲花吊灯。虽说佛教场所使用莲花的做装饰物的非常多,但像龙门石窟“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佛教洞窟中却是十分少见的!

据说当年国家领导人来龙门石窟视察时,就一眼看中了这个莲花顶,在后来设计、建造人民大会堂的吊顶时,就“盗版”此莲花的样子,也做成了莲花顶式的穹顶——也就是说,这朵石刻莲花是中国最早的吸顶灯的刍形,大家没有想到吧!

【3】宾阳北洞那尊摆剪刀手的“网红萌佛”

龙门石窟宾阳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皇家工程。它开工于公元500年,费工费时巨大,其中仅中洞的开凿就花费了24年的时间。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主要造像到了唐初才得以完成。

走近宾阳北洞,会发现这里面这尊石主佛竟然很顽皮似地摆了一个剪刀手的造型,被大家戏称为“网红萌佛”!大家都知道剪刀手的造型最早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纪念二战胜利而发明的手势,即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意思)的首字母“V”形!难倒说咱们国家的剪刀手造型比英国还要早一千多年吗?这当然是个笑谈!其实,这尊石主佛是因为千年风化的原因,原本手上施的法印被风化掉了一个手提,而食指、中指间的缝隙又较大,所以看上去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以至于有此戏说!

【4】路边那块天赐的佛手牡丹石

沿伊河南行,路边立有一块著名的洛阳牡丹石,这是大自然给洛阳的馈赠——据说,牡丹石仅产于洛阳,距今已有三、四亿年之久。走近观看,会发现它的底色为黑色,石体上分布了很多或白或绿的晶状体,宛如一朵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开,其花形逼真,花姿百态,图案清晰淡雅,由此得名“牡丹石”,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对于以上所说那些石窟、石像、石刻文字等,完全就是“人造”,而仅在洛阳才有的佛手牡丹石,这完全就是“天设”了!它穿过亿万年时光的隧道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和我们有一次精彩的邂逅么?所以,好多的游人每每经过这里,往往都会轻轻地摸一下(可以么?),或是和它一起合张影,和历史来一次定格。

旅游建议

龙门石窟是传统老牌的旅游景点,相对其他景区来说,这里整年时间里游客都不在少数。节假日游客会更多,以至于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基本都会饱和。个人感觉比较好的游览时间应为春、秋季——因为这里遮阳的地方比较少,夏天会被暴晒,怕是没有心情仔细欣赏石窟作品。如果非在这个时间段来不可,那就劝你带上伞、带足水。疫情过后旅游人流估计会呈现“井喷”高潮,记得学会错峰旅游。

以上是我个人游览的体会和总结,已得到一些网友的认同;如果您还认为有不妥之处,请您不吝指正!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