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笔下的雨花石:美文赏析

发表时间: 2024-03-05 09:53

#每日创作打卡#

雨花石

--每日分享名人美文

从秦淮河畔买来雨花石,一种小小的玛瑙,也许是亿万年前从大块瑙中碎裂的石块,又经历岁月的磨蚀,变成一颗颗浑圆的小东西。于是当大的玛璃必须在剖开之后,才能见到层层纹理时,这小小的雨花石,却能在分寸之间,体现千百种的变化。也可以这样比喻:大块玛瑙如同大的贝壳,不切开就看不到贝页中断层的美,雨花石则像是用大贝壳磨成的珠子,颗颗晶莹,层层变化。

雨花石要放在水里养着,不知因水折射,亦或滋润了石头的表面,小石子一人水, 就活了!像小丑面具,像绣花荷包、像热带鱼斑斓的纹身、像里面藏着故事的水晶宫。不!应该说她们像是水晶,剔透、纯洁又有些鬼魅的精灵。

我把一大包雨花石泡在白瓷的水仙碗里,放在桌子一角, 常忍不住地伸手拨弄几下,所以桌上总滴着水,翻过的书经过湿的手指,也便不如以前平整。我常想:赏盆景,是远观,可以遐思山水庭园。养雨花石,则能亵玩,幻想里面的大千世界。

雨花石确实有一段故事。 据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天上落花如雨,掉在地上,就成了五色的小石头。故事很美,却有朋友吓我:

“雨花台,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是专门枪毙犯人的!所以雨花石都是魂魄变成,那是滴血的石头。含泪的石头,不信你只要盯着它们看,就会见到里面许多摇摇摆摆的人影!”于是夜阑人静,我独自伏案笔耕,水碗表面随着笔触的振动而荡漾时,那些小人影就跃跃欲出了。

不过带一点恐怖的美丽, 总是耐人寻味的,如同情女幽魂的美, 具有妖娆与清癯混合的印象,即使是小孩子造访我发亮起来。

“你可以挑三个带回家,叔叔送你的!”每次看见小孩儿爱不忍释的样子,我都会慷慨地这么说。

于是可以预期的,带孩子来的大人,也参加了评选的行列,左挑、右捡,吵来吵去,甚至连同同行的宾客,都加入了意见。

只是意见愈多,愈没了主见,最后小孩子手足失措地抬起头:

“叔叔! 为什么挑三个, 不是四个!”

到头来,三个进入口袋,孩子的心却留在了碗中,挑去的三个永远是最合意,也永远是最失意的。好几次在小孩子走出门后,我都听见大们吵着:

“叫你拿那颗黄的嘛!我看黄的最美!”

“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拿那个小鹌鹑蛋呢?”

“可惜我没带孩子来,否则老刘就又少三颗了!”

我的雨花石,真是愈来愈少,最后只剩下一颗,最丑的,孤伶伶地站在水碗里,像是一个失去同伴的娃娃,张着手,立在空空的大厅中间。

“这是什么东西?”朋友五岁的女儿,趴在我的桌边,踮着脚,盯着我剩下的唯一一颗雨花石,竟无视于她父亲严厉的目光,一个劲儿地问:“是什么?是什么嘛!”

“是雨花石,好看吗?喜欢吗?”

“好象彩色糖,喜欢!”

“送你吧!?”

“真的?”她抬起头,目不转睛地问,手已经忙不迭地伸进水碗。

那小丫头是跳着出去的,她的父亲,也千谢万谢地告辞,说小丫头不懂事,我真惯坏了她,只听她喜欢,就把自己唯一一块从南京带回的宝贝送给了孩子。

他们的笑声一直从长廊的电梯那头传来。送出了几十颗花石,每个孩子分三颗,我却从这个只有一颗的孩子脸上.看到满足的笑容,百分之百地。没有遗憾,只有感谢...

谁说“情到深处无怨尤”?

这世间除了“ 情至浓时情转薄”,而可能不计较。

真有深情,怨尤是只会加重的!

--摘自台湾作家刘墉散文集《大地卷》

#寻找奇石极致美# #闲谈家乡之奇石# #分享稀奇石头# #共享奇石之美# #最美的玻璃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