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珍稀之美,色彩的瑰宝

发表时间: 2023-10-04 21:03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自古以来便是充满神秘和价值的宝藏,这是一场珍贵的遗产,历经千年的传承。玉,被誉为美石的代名词,深受古人的喜爱和崇拜。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承载着文化、历史和价值的象征。


玉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翡翠、和田玉、玛瑙、岫玉、独山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丰富了玉的色彩世界。

古代关于玉色的争议是永恒的话题,人们对于玉有几种颜色,哪一种更为贵重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明代文学家周履靖在《夷门广牍》中提到玉有五色,从白玉、黄玉、碧玉、墨玉、到赤玉,每一色都有其独特之美,让人陶醉其中。而《玉纪》则记载了九种玉色,从瑿、碧、㻶、瓐、玵、琼、璊、瑎、瑳,每一种都赋予玉石不同的灵魂和价值。这样的争议和多样性丰富了玉的魅力。

玉的颜色多种多样,红色是其中之一,古代流传着“玉石挂红,价值连城”的谚语。中国人对红色一直情有独钟,红玉则成为高贵典雅的代名词。红玉分为红玉原石和红沁玉,天然的红玉因氧化铁等矿物质的渗透而呈现暗红和酒红色,质感鲜血般流动,内部如植物纤维一般紧密有致。而人为红玉则因高温烧色而形成,通体黑红,质感粗糙,内部疏松干燥。红玉在古代仅流传于宫廷贵族,这使其更显神秘和珍贵。

黄玉曾经是古代玉石中的宠儿,明代士大夫玩玉、赏玉都以黄玉为贵。和田黄玉是四大主色玉之一,以其温润、细腻的特质而著称。黄玉的黄色含蓄而内敛,被赋予尊贵与灵气的象征,甚至因与“皇”谐音,成为皇室贵族的专用之物。其黄色既不艳丽,又不失温润淡雅,与中国文化中的君子之道相符。

白玉又被称为“中国玉”,是和田玉中的代表。它质地细腻,滑爽如丝,是由微小纤维状的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上等的白玉被誉为羊脂玉,晶莹洁白、细腻滋润,毫无瑕疵,是极为珍贵的玉种。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戴上等羊脂玉,它不仅象征着君子品德,还寓意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和安谧。

碧玉,如同贺知章的《咏柳》中所述,拥有令人陶醉的美丽。碧玉是由蛇纹岩侵入基性火山岩等围岩后形成的软玉,质地坚韧、光泽温润、色彩绚丽、组织致密而透明、声音舒扬致远。虽然碧玉在清朝宫廷中极为盛行,但在玉石爱好者眼里却备受喜爱,因其产量大、颜色丰富而成为玉石收藏的热门选择。

青玉一直以来都备受欢迎,被认为是和田玉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青玉因其质地细腻、颜色沉稳而备受帝王喜爱,甚至成为国玺材质的首选。青玉与白玉类似,都属于接触变质成因,但因含微量的铁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青玉相对较为普遍,是玉器收藏界中最广泛的品类之一。

紫色一直被认为是祥瑞之色,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然而,紫玉产量稀少,颜色特征明显,使其在玉的种类中相对低调的存在。新疆玉石中的佼佼者是丁香紫玉,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新疆魔鬼城发现的一种新玉石品种。丁香紫玉由致密的锂云母岩组成,呈现出粉紫色,质地细腻,半透明,具有珍珠般的光泽。尽管紫玉古代记载较少且罕见,但丁香紫玉的美丽和独特性使其备受珍藏。

墨玉是玉石收藏领域的宝贝之一,其墨黑的色彩、质地和纹理的细致、光泽都令人陶醉。墨玉的“墨”来自石墨的成分,它的形成需要白玉或羊脂玉在形成过程中与石墨矿接触,使玉石渗透石墨,形成漆黑的色调。墨玉的内部透出白色的光晕,使其成为人类无法轻松仿造的珍贵玉石之一。

与墨玉不同,墨碧玉是因宇宙射线作用而渐变为黑色的碧玉,本质上是墨绿色。尽管这两者都看似黑色,但在强光下,墨碧玉透出绿色的光芒,而墨玉则透出白色的光晕,这是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

从收藏的角度看,玉石的颜色与其价值关系多种多样,不仅仅取决于颜色,还包括色彩的稀有性、色彩与质地的和谐度以及色彩与玉雕的表现形式。因此,寻找一块好玉需要机缘和独到的眼光。

在今天的玉石市场上,鱼龙混杂,不良商家常常以次充好。因此,热爱玉石的朋友们在收藏时务必保持警惕,擦亮眼睛,以免受骗。玉石的世界充满了神秘和价值,它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精华,是一场永不止息的探索和收藏的旅程。无论是红玉、黄玉、白玉、碧玉、青玉、紫玉还是墨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美,等待着那些真正热爱和欣赏的人来发现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