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间收藏笔记:奇石鉴赏观念解析

发表时间: 2021-01-11 08:56

宋代米芾提出赏石理论:瘦,皱,漏,透。郑板桥提出“丑而雄,丑而秀”。

赏石“五段道次”最早出现于台湾:初级趣味观(石像鸟兽等),二段美术观(形奇、色美、质坚),三段艺术观(石要有外观美和思想灵魂),四段抽象观(以禅石为观赏对象),五段哲学观(既像这又像那)。

三大流派:两广“色”派”(黄蜡石、大化彩玉石、崂山绿石三江彩卵石、新疆彩石等),台湾“图”派(灵璧石石筋图案,灵璧珍珠图案,来宾石纹图案、黄河石、雨花石,台湾南田图案石),其他地区“形”派(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戈壁石)。

评鉴奇石四特性:天然性,稀有性,美观性,耐久性。

新的赏石观:质细,色艳,形奇,纹美,韵浓。

藏书“五得”: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出。这“五得”也可以用于收藏奇石。碰得到,要多转悠奇石市场,才能遇到好奇石。看得懂,要多学习关于奇石的知识,这样遇到好奇石,才能懂得其价值。买得起,多带点钱在身上。藏得住,买到收藏级的奇石,不可以轻易出手,石不可失,失不再得。卖得出,要多参展,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