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成身:探索折扇与扇面书画的起源

发表时间: 2023-08-26 12:04

烈日炎炎,热浪袭人,随手从衣兜中取出折扇一柄,展开轻摇,徐徐清风,使额头汗渍顿消;再审视扇面,乃踏雪寻梅图,并配以几行古诗词,仔细玩味,更觉心旷神怡。不由揣测,如此便捷、精美、雅致的纳凉尤物,究竟始于何时。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多谓最早的折扇,始于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08—1077年)由高丽(今朝鲜、韩国)向宋神宗进贡的白松扇,而扇面的书画则兴于明朝。

但考之中国古籍,折扇的发明权还是属于中国。据《南齐书·刘祥传》和《资治通鉴》记载: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目”,征虏功曹刘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盖褚渊父祖数代均为东晋、刘宋高官显臣,渊本人尚宋武帝刘裕女,官至尚书仆射。但齐高帝萧道成篡宋自立时,渊却“奉玺绶帅百官诣齐宫劝进。”故刘祥作是语以讥之。至于“腰扇”,其注云:“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若此说为是,则折扇在我国的诞生比高丽所贡之白折扇要早约600年左右。

诚然,扇面书画艺术至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但追根溯源,最早在扇面上题字作画者,据有史可考的记载,却要算我国的书圣——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了。《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这大概是在扇面上题字的最早记录,以后相沿成风,成为文人雅士争相效仿的榜样。

至于在扇面上作画的鼻祖,则要推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了。据《晋书·王献之传》云:“献之工草隶,善丹青……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甚妙。”其时距今至少也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当然,羲之之在扇面上题字,献之之在扇面上作画,或许带有偶戏为之的性质,这可从“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和献之“笔误落”乃改字为画可以看出来。但另一方面,从普通百姓竞相购买王羲之所题扇面以及当时的权贵桓温要王献之书写扇面并改字为画,赞曰“甚妙”,也可看出,在当时,扇子已由单纯的招凉用具,开始染上了诗情画意的艺术色彩。


来源:百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