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攻略:如何欣赏苏州折扇的精美装饰艺术

发表时间: 2023-05-19 09:30

#走进博物馆#

折扇,在炎夏为人们招风纳凉、驱赶蚊虫,因其舒卷自如,收纳方便,实用性较强,于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宋人吟咏折扇,将折扇的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融入清丽秀美的诗篇,令人读如清风拂面,似见雅物。

宋 佚名 《蕉阴击球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案上所搁之物即为折扇

自明清伊始,折扇制造工艺渐趋成熟,而若论所制折扇精雅工致、可堪赏翫之冠,则首推吴地。吴文化博物馆“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特展中展出了数件古今苏扇匠人精制的折扇作品,当你走进展厅,仔细观赏,或许会为它们的质丽工巧所折服。其中,扇骨的复杂工艺与装饰美学则最直接地反映出苏扇工匠高超的制扇技艺——剔红花卉、螺钿镶嵌、象牙雕刻、竹质雕刻……以自然材质为依托的装饰工艺,无所不有。这些雅致精细,美轮美奂的扇骨是自然与匠作的结晶,充分彰显了吴人追求纤丽精雅的审美趣向和生活理念。

明 唐寅《秋风纨扇图》 上海博物馆

明 唐寅《班姬团扇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特展,欣赏展厅里陈列的折扇扇骨,感受自然风物与人工技艺融合共生的装饰艺术之美吧。

镌刻时光,精细妍秀:

剔红花卉扇骨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特展第一单元“古时”中,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扇骨装饰工艺作品。

扇骨一组,正中为剔红花卉扇骨

正中所见即为剔红花卉扇骨。剔红指雕漆,工艺复杂,工序繁多。剔红工艺品主要以大漆为原料,经由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最终形成。匠人往往在胎体上层层涂堆以便达到加工雕刻的厚度,制作剔红时道道工序皆精雕细琢,镌满时光的痕迹——将其运用在扇骨装饰艺术上,使扇骨蕴藉了时光的沉淀。此次展出的剔红花卉扇骨细腻妍秀,色泽红亮,而花卉的图样亦是苏州剔红工艺最喜表现的题材之一,反映出苏州剔红技艺与扇骨装饰工艺的完美融合。

乌色为底,螺钿如画:

远山图点螺折扇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特展第二单元“今日”中,展出了一把远山图点螺折扇。它的扇骨殊为夺目,远远看去,螺钿闪烁着绚丽的光泽,令人喜爱不已。

《髹饰录》记载:“螺钿,即螺填也。”文质齐平即填,故螺钿之义,即用贝壳填充在物品上作为装饰。螺钿的镶嵌,往往以乌色扇骨为底,螺钿选用贝壳中光泽色彩上佳之处,泛着点点珠光,在色彩反差巨大的乌色扇骨的衬托下状貌明晰,优雅醒目。

远山图点螺折扇扇骨

这把远山图点螺折扇,竹制黑漆,扇骨即采用嵌螺钿工艺。《髹饰录》对螺钿的装饰功能如此记录:“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可见,将螺片按作画需求点缀在必要的位置,即可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这把扇骨上饰有以螺钿点画而成的树木、舟船、小桥和房屋,光华迥异。匠人以色彩炫目的螺片填画树枝、树干,而以隐耀之片呈现舟船与房屋,小桥更是以忽明忽暗的线条出没于树、屋、船之间,画面层次丰富,与扇面所展现的吴地山水遥相呼应,共同绘就了一副山水人家的水乡图景。

刀落画生,简洁浑厚:

竹刻扇骨

雕刻,是扇骨最为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如以扇骨为纸行传统绘画,而刻画的形象更生动立体。苏州折扇扇骨的雕刻工艺中,属竹制扇骨的雕刻最为著名,明清两代竹刻高手辈出,亦不断有精品竹刻扇骨作品问世。这种工艺传承至今,也为匠人所发扬光大。“今日”的折扇展区,就展出了一组竹刻扇骨作品。

竹刻扇骨

这组竹刻扇骨以《人物故事》为题,采用浅刻(阴刻)的手法。竹刻分为阴刻和阳刻,而阴刻又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浅刻的竹刻作品,刀痕不算明晰,然笔锋刀法却可在细微之处展现毕至。总体而言,浅刻的功力要比深刻更高,匠人在力道把控和细节处理的环境上需更游刃有余,才能创作出优质的浅刻竹骨作品。且看这两把浅刻人物竹制扇骨,人物近乎白描,寥寥几刀,即赋予人物神韵。整体来看,古朴雅致,题画诗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又使扇骨的构图呈现出疏落有致的情趣。

结语

苏州折扇的扇骨,在支撑起折扇躯体架构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天生丽质的恋慕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工艺之心。一把把精美的扇骨,凝聚了吴人审美的眼光,出入怀袖,成为寄寓风雅精神的上品雅物。折扇,给人们带来的远远不止动摇间的清风拂面,扇骨装饰艺术打开一个切口,使人们得以窥见自然与人工齐鸣共生的人文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扇子史话》,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

2. 毛淑华:《明清苏州折扇兴盛之探微》,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 王丽:《苏扇传统手工艺现代发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4. 续张意:《苏扇的当代发展》,《艺海》,2022年,第3期。

特展信息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

展览时间:2023.4.28-2023.7.30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第二特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