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长阳民族文化在校园的推广之路

发表时间: 2015-12-18 09:4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今年以来,国家民委开展了“推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走基层、转作风、访民情、聚民心”活动。各司局按照统一部署,深入基层到各联系点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全面展示活动成果,本报自本期起陆续刊发调研报告。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清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是“长阳人”的故乡、巴人故里和800万土家儿女的发祥地,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土家文化源远流长,有得天独厚的优质课程资源。全县现有各类学校59所(处),教职工总数2665人,学生总数35813人。多年来,长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长阳地域特色的保护和发展模式,有效延伸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链条,加深了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以国家课程为平台,渗透民族文化

长阳县在当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学习内容,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例如在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加入地方名人、民风民俗、地方故事、红军战斗故事、抗日斗争故事等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土家印染、手工编织、民族服饰以及土家图腾、剪纸、木雕、窗花、清江奇石、根雕、盆景等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加入竹竿舞、巴山舞、跷旱船、三人板鞋、高跷、抵杠、高脚马、滚铁环、打陀螺、跳房子、踢毽子等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加入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民间吹打乐等内容。

以特色实践为手段,融入民族文化

长阳县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地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并将其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在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充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的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当地学校积极开展了《美丽的清江石》《清江石与长阳》《快乐的巴山舞》《茶香阵阵》《土家小吃》《土家美食》等主题活动;与地方课程《长在宜昌》相结合,让学生调查、探究、交流长阳家乡的地方文化;榔坪镇各学校均把长阳山歌作为重点传授项目;都镇湾镇各中小学把民间故事的传承纳入教学议程。

坚持把带徒传艺作为具备评选表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的条件之一,激发了民间艺人进学校上讲台,向学生传授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如资丘镇开展了民间艺人带徒传艺活动,设立“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等多种鼓励政策。都镇湾小学定期把民间艺人请到学校讲授民间故事,每年4月进行一次故事采风活动;每年6月的第一周为学校的“校园故事周”。目前,全县有40余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25个学校聘请为兼职老师。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

校本课程是体现办学思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长阳县实验小学构建了“传承土家文化,热爱山水长阳”主导性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土家族文化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先后编辑了《清江清,长阳长》等3本土家族文化教育读本,组织学生阅读;为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向深入,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五溪故事的传承后继有人,都镇湾镇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级别的不同,编写了《我们在故事中成长》校本教材系列丛书共6册,收录儿歌、童话、各类故事234个,涉及古今中外民族民间文学、名著名作,涵盖道德、励志、勤学、智慧、事理、友情等版块,各册教材分别供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获得了省教育厅的肯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张言科,通过多年在学校教学的实践,编写了《撒叶儿嗬传承教材》,帮助学校传承“撒叶儿嗬”这种独特的长阳土家族祭祀歌舞。目前,长阳县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都有民间文化地方教材,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教学帮助。

以活动竞赛为推动,感知民族文化

长阳县重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密接触和感知地方文化,营造激发学生充分热爱民族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庄溪小学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民间故事的采风活动,和民间故事艺人在一起磋商交流,收集、整理、讲述、创新故事,形成了由民间到学校,再由学校到民间的故事互动循环;秀峰桥小学组织了长阳山歌比赛、选拔“山歌王”活动;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到县博物馆、民俗文化村、清江奇石苑、长阳广场等地德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巴山舞进校园”活动是积淀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长阳县深入挖掘巴山舞蕴藏的精神内涵,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校园文化的启迪,培养了具有一定的土家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近年来,长阳县把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两年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和教师才艺展示活动中,安排表达地方艺术的内容。长阳县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等各级举办的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一批学校立足实际,办出了各具特色的竞赛活动。

以课题研究为途径,发掘民族文化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把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提升到理论层面,强化理论指导,对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更好发挥教育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县教育局“民族文化进课堂”课题指导之下,很多学校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帮助促进民族文化有机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细微末节,进入学生的素质结构。例如,县实验小学开展的“以土家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德育课题,以土家文化为德育资源,培养学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课题提出了具体目标、实施原则、实施的内容与策略等,强调了各科教学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的要点。县榔坪镇中心小学“用土家文化创造语文活动课特色”的德育课题,着眼于“多渠道发掘土家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多活动创语文课特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两个重点,研究推动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的双提升。

(责编: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