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表时间: 2024-03-11 20:2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等等重要表述,无一不彰显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视。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也提出建议,谋划构建新时代国家文化形象标识体系,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将紫砂壶“使者”系列打造为国际交流的载体

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紫泥春华博物馆,近年来也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源自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自明朝便开始盛行。其原料紫砂泥很稀有,在宜兴,也只能在特定地区的陶土矿中才能找到。紫砂泥深藏在几百米的地底,开采难度大。“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经过工匠艺人们的一双双巧手,以珍贵的紫砂泥为原料,加上各种灵巧构思,才制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温润灵动,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紫砂壶。

为了向全球推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传播紫砂文化,紫泥春华博物馆、紫砂壶创作者耿春华可谓是煞费苦心。

其中的重头戏便是“使者”系列作品的打造和传播。

“之所以叫‘使者’,是希望这些作品能起到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使者’们所做的一样,比如玄奘、张骞、郑和,他们都曾远赴重洋,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耿春华介绍,“使者”是她在今年倾注最大心血打造的系列作品,一共有12件作品,目前还有部分作品在构思中。

今年农历春节前夕,紫泥春华博物馆从“使者”系列作品中挑选出一把独具中国文化元素的紫砂壶,赠送给了巴拿马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这也预示着“使者”系列作品踏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以及未来将担当中国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和前景。

紫泥春华博物馆作品:使者 / 作者:耿春华

“我们想将‘使者’打造成国际交流的一个载体,它将中国特有的紫砂文化和文化元素相融合,通过展现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灿烂光辉的人文历史,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从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耿春华说。

承担博物馆文化传承的重任,讲好中国故事

“整个博物馆有上千件藏品,至今已运营6年多了。”提到紫砂壶,耿春华就两眼放光。对她来说,对紫砂壶的热爱早就融入自己的生命中了。如何将紫砂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是耿春华一直在思考和正在做的事情,这也是她建紫泥春华博物馆的初衷。

“我们不仅仅是想建一座博物馆,更是想搭建一个可供全球紫砂爱好者交流探索的平台。”耿春华的日常生活,除了创作紫砂壶,就是在思考如何承担博物馆文化传承的重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在耿春华的努力下,其馆藏作品频频亮相在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期间,紫泥春华博物馆带去的中国陶瓷系列图片、宣传视频亮相“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影视图片展,展示了陶艺作品从生丕制作到高温烧刻再到艺术成品的全过程,构思独特,工艺精湛,高洁雅致,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给现场观众带去了一种别样的美妙体验,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传播紫砂文化。而在更早的2019年,紫泥春华博物馆受邀参加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展会期间设立公益性C6紫泥春华博物馆和WF4中华非遗馆,让紫砂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2018年北京国际文博会期间,紫泥春华中外博物馆艺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探讨中外博物馆“活态化”创新发展之路,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及文明互鉴,推动博物馆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致广大而尽精微”,紫泥春华博物馆不仅在收藏展示和服务上坚持高标准,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传播紫砂文化,如何走向国际舞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为了吸引年轻一代和全球更广泛的群体关注紫砂文化,紫泥春华博物馆还推出了线上数字博物馆,紫砂爱好者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精美的紫砂壶作品,并通过图文和视频了解紫砂壶历史、制作工艺和创作故事。